
作为福州的创城之地、城市之根,冶山在岁月更迭中,见证了八闽首邑的晨昏起落,也留下了福州的风光霁月。
冶山看似是屏山南麓的小山包,藏在了中山社区里,仿佛一处隐于闹市深处的古老秘境。千百年来,山体早已与周围的民居融为一体,密密麻麻的楼房将它完全遮蔽在小巷之中。
冶山地理形胜,人文丰富,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被封为闽越王,建都于冶城。史书记载“无诸都冶,依山据垒,据将军山、欧冶池以为胜”,这里说的将军山就是如今的冶山。古时,冶城北至华林寺,南到湖东路,东抵商业厅,西接钱塘巷,这样的范围自然是小的,不过当时也没多少人。现在的冶城旧址就在这冶山路上。
闭上眼,不去看那些寻常的街景,让声音和颜色褪尽,我们站着的土地,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在这里欢笑、忧伤了。冶山有很多名字——欧冶池山、王墓山、城隍山、将军山、泉山。山体裸露的岩石上,存留着许多摩崖石刻,大多于清代与民国时期被雕刻在此。它们见证着历史,也成为历史留下的痕迹。
踏入冶山,走到高处向远望去,四周高楼林立。在都市楼宇环抱中,冶山上的时光似乎未曾流逝。曾经盘踞于此的都城皆已成土,如同周围的旧楼房,也即将成为上一段时光的记忆。怀古不伤今,迎来新生的冶山将继续见证新的历史。时间是这里来来去去的过客,千年浮沉,不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