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历史 鳌峰坊与状元道

鳌峰坊与状元道

广告位

鳌峰坊在唐代名九仙坊,因通九仙山(即于山)而名。宋代称登瀛坊,以坊内陈诚之状元及第为荣。正如杨庆琛在诗《榕城古迹杂咏•鳌峰坊》中写道:“金鳌峰下传经地,从古科名艳状元”。元明以后才改称鳌峰坊,沿用至今。坊名鳌峰,自然有“独占鳌头”之意,也缘于于山最高峰叫鳌峰,亦称鳌顶峰,又因宋时状元陈诚之曾在这里读书,此峰俗称“状元峰”。鳌峰之所以叫鳌峰,因为它形似巨鳌,而且传说此峰是六只巨鳌从东海之滨驮来。

状元道是串联鳌峰坊到于山的通道,可以连接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与于山历史风貌区。通过状元道的闾门,拾阶而上,九曲回旋,步步登瀛,最后可以到达“状元峰”。状元道之名,缘于鳌峰坊出过两位状元,一位是刚才提到的宋代的陈诚之,一位是明代的陈谨。状元陈诚之可以说是穷人家的孩子,幼时家贫,却酷爱读书。陈诚之入住鳌峰坊后,每天早晨由门前一条无名小路登上于山之巅鳌顶峰读书,皇天不负苦心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陈诚之中壬戌科状元。

明代的陈谨随着父辈从长乐来到福州城经商,入住陈诚之的旧宅。明嘉靖年间(1553),陈谨赴京赶考,被明世宗亲自擢为癸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条无名小道因走出了两位状元名声大噪,于是这条登山小道被当地居民称为“状元道”。状元道上因此也留下了登瀛亭、状元峰等古迹。这条小道经过整饬,清幽雅静,每到高考季,不时有学生来走走这条道,沾沾状元的书卷气和运气,祈愿考出个好前程。

作为一个街区,鳌峰坊东通水部门街(今五一广场),北依安泰河,西接法海路和朱紫坊,南傍于山,包含鳌峰坊本身和周边的观巷、大雅里、秀冶里等区域。作为一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鳌峰坊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书院文化,在于它是文教名区。这里不仅是古代书院及科举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也是福建近现代教育的重要起源地。

鳌峰坊现存鳌峰书院旧址和海军将领李世甲故居、科普作家高士其故居等;鳌峰坊东南,于山东麓,曾有清代学者谢章铤的赌棋山庄;观巷内,古莲寺一带,曾有明代徐氏兄弟(徐惟和、徐惟起)的红雨楼、绿玉斋、宛羽楼……鳌峰坊自古多官宦、儒士之居。

鳌峰坊也是文人墨客吟咏雅集之场。比如,明代中叶,郑善夫、傅汝舟、高宗吕等称“鳌峰十子”,后增二徐(徐惟和徐惟起兄弟)、二儒(陈阶夫陈荐夫兄弟)、曹学佺、谢肇淛等结为芝山诗社,尽一时风雅之盛。

走进鳌峰坊,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随处都可能让你流连驻足,或者,随便遇见什么人,都让你觉得他是个饱学之士。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