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林则徐观灯立志

林则徐观灯立志

广告位

北宋元丰年间,福州太守为了显示盛世,下令每户悬灯十盏。贫穷百姓不得不借钱借债买灯,一时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当时居住在郎官巷的诗人陈烈见此情景,愤然登上鼓楼,赋诗题灯:“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太守闻之,自觉没趣而收回成命。陈烈开了灯诗的先河,三坊七巷的文人雅士纷纷仿效,进而推广到全城。此后福州的花灯中,常有灯诗出现。

林则徐的启蒙老师、名士林希五,曾利用元宵灯会,别出心裁地制作了4部彩车,暗讽当时牵涉通城官员、无人敢碰的系列大案。林希五的第一部彩车载着纸扎的五个戴歪帽的道士,第二部彩车载着纸褙的双狮抢金钱,第三部彩车载着藕丝纱糊的两台不点灯的楼阁,最后一部彩车载着一个同样的台阁,里面烛光通明。这四部彩灯车蕴含当时一首民歌的深意:“五道冠(官)不正,双狮(司)抢金钱,两台(制台和抚台)黑暗暗,唯有烛(祝)光明!”这首民歌说的是通城官员都是贪赃枉法的,只有福州知府祝光明一人是清官。林希五利用彩车举发了这起大案,使之得到朝廷的重视,总督(制台)伍拉纳、巡抚(抚台)蒲霖等人伏法。据传,当年林则徐的父亲正好带林则徐去观灯。这组讽世花灯,使幼年林则徐深受影响,长大后立志清廉为官,最终成为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闽都的元宵节还有些特俗。当天,台江中选一带会举办迎吴颜爷活动。那里有一座祀酒神的吴颜庙。据传吴、颜本是五代闽王王审知的两员部将。两将为闽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们嗜酒如命,常因酗酒误事。为此,王审知下令,平时不许他们饮酒,只许他们于每年的元宵节这天与百姓畅饮一番。后人建庙纪念两将,并于每年的元宵节举行迎吴颜爷活动,让民间的“酒仙”们与吴颜爷一起大醉一番。该民俗延续至今,并有人建议将其传承为福州市的“酒节”。

原台江隆平路一枝弄还有赛“鸡角企糖粿”的习俗。据传此俗是早年长乐人迁居该地,为供奉弄里真人庙里的真人而形成的。每到正月十五,弄里的家家户户都蒸一甑大糖粿(年糕),杀一只大公鸡,制成标本,“企在”(站在)糖粿上,栩栩如生。在真人庙里供毕,即抬到弄里一字摆开,供游人参观评说,看谁家做得最好。因城市建设的缘故,这项活动现迁到洋中路太平山继续举行。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