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历史 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

广告位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

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旨在系统地培养造船及驾驶人才,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一直沿用至1913年。

船政学堂一支为“前学堂”学习造船、“后学堂”学习航海;另一支为绘事院、艺圃,培养技工。辛亥革命后,前者改称海军制造学校、海军学校、海军飞潜学校;后者改称海军艺术学校,以后又改名勤工、商船、高航。

船政学堂在招收新学员时颇为不顺,主要受到科举传统的影响,当时家境好的子弟多走读书做官之路,而对军事工艺学堂少有兴趣。由此,船政学堂学员大多出身贫寒,如考试成绩最好的首届毕业生严复,就是因为家道中落,而船政学堂不但提供衣食住行的费用,还每月补贴四两纹银,才前去报名的。

第一次招考的考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严复报名应试。当时他父亲初丧,见此命题文情悲切,为沈葆桢所激赏,“置冠其曹”。严复以第一名被录取。后来严复一直在天津水师学堂担任教习、总办等职,后以翻译家、启蒙学者而闻名于世。

福建船政学堂旧照

1867年1月6日,学堂正式开学。此时校舍未成,便借城南定光寺的空房作教室。在暮鼓晨钟的古刹里,飘出了诵念A、B、C、D的朗朗书声,无可辩驳地宣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除白塔寺外,学校还在仙塔街、亚伯尔顺洋房设置临时校舍。这一点足见创办者的战略眼光,从工程刚开始就借地办学,把“船政根本在于学堂”的战略思想付诸实施。未几,船政局在马尾新盖的学堂落成,旋将三处学生一并迁入。

船政学堂分为两部分——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培养高级造船、轮机制造等工程技术人才,后学堂培养航海人才。相当于前学堂培养的是工程师,后学堂培养海军军官。除了都要学习外文外,前学堂侧重设计制造方面的教学,后学堂侧重掌握航海和海军知识。少年严复参加学堂第一期招生考试,考取第一名,1867年到后学堂学习驾驶,开启全新的求学之路。

学生除了在教室理论学习外,学员也需海上远航。海天荡漾,有时数日不见远山,有时岛屿萦回,沙线交错,练习舰经受各种考验。去时由教习躬督驾驶,各学员逐段誊注航海日记,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操纵各种仪器;返航时学员们轮流驾驶,教师将航海日记仔细勘对。

据统计,船政学堂共派出三批留学生,其中第一批12名均为驾驶学堂学员,这批人后来大多成为北洋水师的各舰管带。三批留学生被公派到英法后,多进入格林威治等海军学校学习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各大船厂实习,堪称中国最早的“海归”,标准的国际化人才。

兴办船政之初,建造舰船的需求迫切,对前学堂学生的需求量大,但是随着舰船建造增多,后学堂的学生派上用场,后学堂的学生不愁出路,马江海战后,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战略从自造改为外购,造船业发展变得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前学堂船舶制造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迷茫,前学堂开始调整专业,增设修铁路等专业,船政第三期留学人员新增了开矿、修铁路的留学生,推动中国的电信、铁路交通等的诞生与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进程。

船政学堂可谓‘严进严出’,淘汰率达到2/3。”学生进入船政学堂后,实施精英教学模式,学堂成立之初就聘用外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造。学生除了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外,还要学习外文和近代科学知识。到1911年,船政学堂共培养出629名造船、航海等方面的人才,包括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等,他们活跃在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和交通等领域。

一百多年前,船政也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设立绘事院、艺圃等。绘事院学生学制图、绘算,艺圃培养中高级造船工人。

船政职业教育不设天花板,应用技术型人才学习优异者可以进入前后学堂学习。绘事院优秀生可升入前学堂,艺圃也有学生进入后学堂,比如福州船政局长陈兆锵曾经是艺圃学生,升入后学堂管轮班学习,并以“考列优等”任北洋海军“定远”舰大管轮。

虽因时代局限,马尾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船政文化,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