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溪源寨土楼往事

溪源寨土楼往事

广告位

溪源寨土楼坐落于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西。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土楼呈方形,坐西朝东,占地约6000平方米,房、厅共288间。土楼背枕竹高山,面朝辽阔秀丽的田野,远处层峦叠嶂,群山起伏。穆源溪水绕过寨堡,向西北缓缓流去,经过鸿尾乡,汇入滔滔闽江。

相传,清道光年间,溪源村林有宜早年家道贫寒,从小就给人放牛、砍柴。后来为谋生计,小小年纪的林有宜就到鸿尾乡南阳村“朱百万”家当长工。“朱百万”是尤溪县南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因社会变故迁到南阳村,当地有童谣称:“南阳朱百万,钱粮跨三县,七品县老爷,当官他不换。”林有宜先是为朱家放牧牛羊,俗语称“觑牛连捡柴,觑羊连啼嘛”。牧羊是非常累苦的活,但没有难倒林有宜,他每天早出晚归,把朱家的牛羊看养得壮壮的,傍晚还带一担猪草回来,一到家立即扫羊栏、清牛厩、冲猪圈,从不偷懒。

“朱百万”有个漂亮、精明能干的妻子,人称朱夫人。她有文化,善经营,为人和善,“朱百万”对他的夫人言听计从。朱夫人为“朱百万”生有儿女,其中最疼爱的是小女儿。自从林有宜到朱家后,朱夫人就对他进行细致观察,觉得他机灵、敏锐、勤快、善解人意。朱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久,朱夫人就特许林有宜与小女儿一起上朱家私塾读书识字,朱小姐对待林有宜就像亲哥。

林有宜长大后,长得魁梧英俊、气宇轩昂,又刻苦好学,对犁、耙、播、割、挑等一系列农活样样上手,再加上做事勤快,又能为主人分忧,深得“朱百万”夫妇的赏识,也获得朱家女儿的爱慕。有宜对小姐也是一往情深。后来,有宜被提升为管家,钱账一清二楚,毫不含糊。几年后,由私塾老师做媒,朱夫人做主,将小女许配给了有宜,还送了五亩薄田作为嫁妆。

成婚后,有宜的妻子放下小姐架子,努力适应农家生活,相继生下了建邦、建亨、建贞、建发四个男孩。有宜吃苦耐劳,辛勤耕作,和善待人,家庭越发兴旺。渐渐有了一些积蓄,就在当地开了一家商铺。日积月累,钱财日进,有宜夫妇决心要为子孙建造一幢全溪源最大的房子。有宜的妻子把他们的打算告诉母亲,母亲听后很高兴,觉得自己没有选错女婿,决定帮助他们早日实现愿望。

时朱夫人年岁已高,思念女儿,时常用轿子把女儿接回家小住几天。一则享天伦之乐,二则每次女儿临别时,朱夫人都会亲手抱一瓮糟菜,还在瓮中悄悄地放一块金砖,让女儿带回家。为免路上遭土匪打劫等,她送金砖给女婿的事,从不声张。直到有一次,朱小姐抱一瓮糟菜坐轿回家,途中打盹时双手一松,糟菜瓮落地,摔成两半,才被轿夫发现了秘密。

道光末年,林有宜用自己辛苦积攒的钱及岳母赠送的金砖,请来地理先生,选定了风水宝地,还高薪聘请出色的建寨师傅和建筑技工。通过几年努力,闽侯县最大规模的土楼拔地而起。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