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永乐年间,长乐有一位13岁就考中秀才,名叫马乐的人,后来在考举人时竟九科不中。
这一年又逢科考,他听说福清石竹山九仙赐梦预测很灵验,就备好香烛到石竹山去祈梦。一路爬山涉水,到了石竹山下宏路时,他看见有一个鱼贩挑着一担带鱼沿路叫卖。马乐见状,心想:假如今天不是去祈梦,一定吩咐侍童购买一些好好享用。
马乐到了祈梦之所,竟连祈三天无梦,忿然之下在仙君楼的墙壁上题写一首打油诗:“爬山涉水来求仙,三天三夜不见仙;有朝一日能出仕,定除石竹草鞋仙!”诗中显不满情绪。谁知题诗当晚,马乐即获一梦。仙君以诗曰:“千山万水来求仙,何念带鱼口味鲜;是汝心不虔,骂我草鞋仙。念汝一日君,不然打一鞭!”
马乐醒来后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知诗意诫谕之意甚明。永乐九年(1411年),马乐以太学生身份通过应天府乡试,次年参加壬辰科科举考试。马乐交卷的时候,主考官发现他的年龄、面貌和永乐帝非常相似,心中暗暗称奇。主考官认真阅读了马乐的对策,感觉依稀神来之笔,叹为观止。于是向皇帝极力推荐马乐为状元。永乐帝亲览试卷,称赞马乐的文章“气象广大”,于是钦点马乐为状元,时年四十五岁。朝廷授他“翰林修撰”。因其名字要避讳永乐帝,遂由皇帝赐“马驿”为名。
永乐帝患有风疾,腿脚不好,当年就以新科状元马铎“代驾郊天”,这就是民间传说的马铎穿上龙袍,作为皇帝替身祭祀天地,做了“一日君”。马铎“代驾郊天”正史里虽无记载,但吴昌炽的《客窗闭话》,陈云程的《闽中摭闻》等记录体裁的小品文里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而且留传下来还有“代驾郊天图”的真迹和当时明永乐帝御赐的金字牌匾,可见事有渊源。
马铎为人耿直磊落,表里一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生活简朴,做了高官依旧“虽贵不变”,与人交往以诚相待,遇到他人有难,竭尽全力出手相救。永乐帝曾对大学士杨士奇说过:“马铎可谓质实无二矣!”
此后,每逢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等官员外出,都以马铎充任,马铎每次都会出色地完成使命。永乐帝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五年(1417年)先后两次外出巡幸,都以马铎“留侍监国”,马铎不辱使命,“劳苦不避,独任不辞”。马铎后来到地方任职,治理黄河,平息边关,深得皇帝信任,其文可服众,武能安邦,深为军民爱戴。后马铎感念仙君赐梦,再上石竹山还愿,于当年自已壁上所题诗的旁边,又撰一联曰:“一念鱼羊三宵无梦,九仙赐马一日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