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鸡口在鼓西路与北大路交叉处,古时这地方西通洪山桥,东临鼓楼前,亦属闹市之列。为啥叫做渡鸡口呢?因民间相信传八仙之一的李铁拐曾来福州,在此渡一只公鸡升天,故名“渡鸡口”。
传说李铁拐奉玉帝之命下凡超度道德高尚之人上天,他下到凡间,变成一个乞丐,一身褴褛,小腿生蛆发臭,在街流浪,可是很少有人施舍,有的还恶语以对,他深感人间冷暖。正在叹息之际,一只公鸡从巷子里跳出来,往李铁拐腿上一口一口地吞蝇蛆,直到把烂死的啄尽。铁拐李很是高兴,把它抱在怀里不停抚摸,只见公鸡变得高大,羽毛五彩斑斓。铁拐李跨上比凤凰还大的公鸡腾空飞去,渡鸡往南天门去了。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渡鸡口。这故事饱含“宁渡禽兽,不渡恶人”的哲理。
岁月流逝,如今的渡鸡口大多停留在老福州的记忆当中,鲜有相关的历史痕迹。
从渡鸡口往西数百米,南侧有一条小路,称元帅路,因于路的南端——元帅庙而得名,那么这个元帅是谁呢?
传说唐朝皇帝李隆基设梨园戏班,雷海青是一位琵琶高手,因此被委以领班。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走,雷海青被抓。叛将安禄山在宫中摆宴,威逼艺人为他演奏庆贺,雷海清不从,最后他被肢解示众。死后魂魄不散,一路追随李隆基护驾,一次见叛军追赶将至,雷海青魂魄显灵,率领神兵点火退敌,其“雷”字大旗,上部被云遮住,雨头不见,只见田字,故称“田都元帅”。民间传说,田都元帅能显威御寇,保境安民,还能抵御邪毒,因而香火旺盛,福州元帅庙建在“三坊七巷”附近,原来庙前有闽江内河,河两岸统称“元帅庙河沿”。后因河道被填平,因庙取名,改称元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