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历史 嵩口“奉宪永禁溺女”碑

嵩口“奉宪永禁溺女”碑

广告位

嵩口“奉宪永禁溺女”碑立于妈祖码头德星楼下。“奉宪”,“奉”—奉行,“宪”—法令——史书《史记·三王世家》《汉书·景帝纪》均有此说。史载,顺治帝即位初就下了禁溺女婴旨。乾隆二十四年更是明令“永戒溺女恶习”,并加以法律解释:“倘不遵禁令,仍有溺女者,许邻佑亲族人等首报,将溺女之人照故杀子孙律治罪。”因此,这“奉宪永禁溺女”碑,是首倡者遵依清朝有关法令而置。

《三山志》载:“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移(闽县)南台巡检一员于辜岭,以七十人为额,管认福州永泰县、兴化军兴化县地分巡警。”《永福县志》(万历版)载:“巡检司,宋建于辜岭,是名辜岭寨。元至元(1264—1294)间,移之漈门。国朝景泰四年(1453),巡检陈善安请移于县西之嵩口。”《永泰县志》(民国版)载:“旧志在嵩口。道光通志:‘宋元丰二年,置巡检于辜岭。元至正间移漈门。明初,始移嵩口。’故旧志《职官门》:‘宋、元称辜岭寨巡检,明、清称漈门巡检。’……民国元年裁,以署为南镇自治会所,今荒。”

从史料记载可知:巡检设于宋代,初在辜岭,元移漈门,明清转嵩口,1912年废止,历名“辜岭巡检”、“漈门巡检”。“巡检”,官方书作“巡检司”。

巡检司扬名从漈门发端。漈门巡检司赢得的“铁印直行”的不朽美誉,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相传:明朝正德皇帝,南巡途历漈门,洞悉巡检清正廉洁、躬耕自给、勤政安民,遂赐铁印,自此,巡检司公文,不经州府可直达御前。“铁印直行”典故,虽缺文字记载,然远近广为传颂,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无上荣光的皇家恩泽令人钦敬,还在于巡检官一心为民、率先垂范的美德所培育的“漈门精神”深入人心。

巡检司移迁嵩口后,巡检官们把“漈门精神”光大为“嵩口精神”。巡检官中以陆元熙为要。《永泰县志·循吏传》记载说:“陆元熙,号慎庵,浙之杭州人。同治(1862—1874)初官漈门巡检。性廉介,鸩视势利,卓然有激浊之志。剔污弊,罢冗费,抑靡度,口不兼旨,体不重帛。约老幼士庶于乡,月谕而旬劝之。服义敦行者奖,不率者警。嵩俗喜溺女,创‘拯婴局’,存活甚众。尝自言云:‘一段真精神,真命脉,流行贯注于半通之绶者,为荫此一方民计耳’。居官十余年,行李不能易敝箧。舆论称之。”

县志寥寥一段文字,记述了陆元熙并不平凡的为官之道。老家在杭州的陆元熙,同治年间来嵩口任巡检,清廉耿介,蔑视权贵,去贪节流,反奢倡俭,不求美食,不着锦衣;立志革除积弊,月旬劝告乡里各界,穿着得其所宜,赏罚严明。嵩口有溺女婴歪俗,他设拯婴局,挽救众多无辜生命。他做了十几年的官,还在用陈旧的小行李箱。“我的精气元神、生命血脉全部投入到卑职之中,以荫护嵩口民生”是他的座右铭。

还值得一提的是光绪年间在任的另两位巡检官。一是桂林人蒋炳烜,他承继了陆元熙的公益事业,“‘拯婴局’,无米之炊,灶隅啜泣久矣。蒋为置产业,资挹注以期久远。”二是绍兴人李慕荆,他擅于公平公正地治理社会,“悉心造士,公余考课,严规优赏,详校而精别之。”

巡检官克己奉公、和谐社会的善行锻造了“嵩口精神”,其优秀品格深孚众望,嵩民因而爱称“漈门巡检司”为“嵩口巡检司”,简称“嵩口司”。“嵩口司”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是嵩口的骄傲,也是片区人民的骄傲。

今天,我们敬畏地追寻先人的足迹,或者可以大胆地推论:“永禁溺女”丰碑属“嵩口司”铸就!巡检职守治安,官从九品,无行政裁量权,立碑不能领衔,这也是“永禁溺女碑”无落款的缘由。但“嵩口司”自律、清廉、无私、爱民,巡检官陆元熙,廉俭、恶利、善德、清明,造福一方;“皇帝赐印”的美好传说则正寄托了人们对巡检官的爱戴之情。此乃“永禁溺女碑”虽无“官身”之名而能完好地流存于世的根源所在。

先民受农耕经济的制约,重男轻女观念由来已久,清初左都御史魏裔介曾上疏说福建、江西诸省“甚多溺女之风”。“嵩口司”在当时能力排众议、摒除陋习而办拯婴局,设禁溺碑,可谓果敢担当,功德无量。

明清时期的嵩口,商品经济发达,为邻近五县商品集散地;“永禁溺女碑”矗于码头显要之处,可见陆元熙为官一任,福被百姓的用心良苦。“拯婴局”的拯婴创举逐渐被社会普遍接受,促成传统并延续到解放初期。而观念的转变,风气的扭转,有助于家庭温馨重建、乡间谐和重构,有力地保障了嵩口片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文传承。

嵩口“永禁溺女碑”,碑小义大,不仅折射出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还是仁政爱民的光辉典范;其蕴含的廉政、仁民的治政理念,超越了时空和地域,具有了永恒的历史价值。这段史话也道出了岁月印证的为官真谛,给今人以启迪:官不在大,有政可歌;阶不在高,有绩可颂。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