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福州方言 一个字浓缩一句话

一个字浓缩一句话

广告位

陈婧

“摭,仱哩?”

“摭……”

不用细听都知道,妈妈又在和依姨“煲电话粥”,讨论某件不甚顺头顺意的事情了。很明显,电话这头的妈妈是倾听方,那头依姨抱怨着的事情也定是二人所熟知的,不然妈妈就不会把“摭”如此频繁地挂在嘴边。

能得此推断,并不是我有千里眼或顺风耳之类的“超能力”,或是拥有天才级的推理思维——只是因为福州话里“摭”这个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单音节音,实际上大有乾坤。“摭”多用于给别人东西时的助词,常放在句首。福州人递给别人东西时都会随口一句,“摭,掏去。”在福州人的日常对话中,“摭”用在什么语境颇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电视剧里经常上演在电话里劝导人的情节,台词一般是“我早就和你说过啦,谁叫你不听,现在出事了吧”——这大概就是福州话里的“摭”的意思!

一个字就能轻松表达出普通话中一个长句才能表达的意思,这也正是福州话的一大特色。除了“摭”,还有那一个满含“恨铁不成钢”意味的“仱”。相信每个福州伲囝哥,小时候闯祸后被父母发现,在正式挨骂之前,都会先领到一句——“仱哩?”仅仅二字就表达了“现在你说说看怎么办”的诘问。此时伲囝哥就该开始自我反省,如果情况严重还要等着领一顿“ 炒肉”。

“仱”字在福州话中表示“现在”之义,比如福州童谣《真鸟囝》中就有一句“真鸟囝,泊柴排,姐仱做花妹做鞋”。最后一句的意思便是“姐姐现在在绣花,妹妹现在在做鞋子”。“仱”还常放置于句首或句中,起提示、停顿或转折的作用,虽然含有“现在”的意思,但多为虚指。在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是会随着场景、语气的不同,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家中小妹某次失手打碎盘子,不甚会说福州话的她一路喊着“仱死!仱死!”跑来向我寻求帮助,短短两字就相当于一长串的“我要完蛋啦!”“这下闯祸兜不住啦!”“估计要被打死啦!”朝我一股脑地扔来。

福州话里另一个语气词——“咄”,则含着些许不耐烦的情绪。因为我习惯性丢三落四,家人、朋友们也因此深受其扰。有次找不到眼镜,妈妈看我翻箱倒柜,而那个让我苦苦找寻的眼镜其实就在茶桌上明显的地方。在妈妈拉长声调的“咄——”指引下,我尴尬地戴上眼镜,快速收拾被我抛拉一地的东西。之所以如此“卑微”,除了因为自己忽略了如此明显的位置之外,还因为感觉到了妈妈对我乱翻东西的不满。“就在那里啊!那么明显,找不到是因为你根本不用心!”这些潜藏的责怪,在福州话中往往只需要简单的一个“咄”,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写到这里,我猛然发现,自己能如此透彻地体会上述这些词的意思,或许是因为它们几乎出席了我每一个“咄 ”的瞬间。这么多年过去,我长大了,却依旧没能摆脱这些单音节字词的“威胁”,实在惭愧。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