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檗山位于渔溪镇境内,黄檗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名。山麓的黄檗山万福寺始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自唐以后,历代兴废不一,明代多次修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皇帝御赐“万福禅寺”匾额。这里名僧辈出,是中国禅宗著名的丛林,同时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
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住持万福寺,大力弘扬临济宗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书法、建筑、茶道等,使黄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中国黄檗禅与日本黄檗宗,同宗一脉,法宜相连,中国黄檗祖山万福寺与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山川异域,日月同天。
万福寺建筑群呈现大唐雄风样貌,规模宏大,佛像庄严,殿堂巍峨,廊腰迂回,檐牙高啄,还有两块巨大石壁,雕刻精美,整个布局轩扬开阔,有汉唐的威仪和温婉典雅,草木充满灵气,雕像点缀灵动。一条石板铺成的道,右边站立数尊尊者,真人般高低,神情肃穆,或苦思,或倾听,或合十,望着他们,忽然有点悟到普度众生的情怀。
黄檗山溪流密布,多处溪流纵断面形成陡坡或悬崖,河流顺陡坡或越过悬崖飞流直下,形成蔚为壮观的瀑布奇观。位于龙湫潭之上的珠帘瀑布,该瀑布沿悬崖直泻,水花飞溅,望若珠帘。阳光照射,幻化七彩珠光,美不胜收,龙湫潭为九渊第一潭。
明初“四十八寺入黄檗”时,敛石寺曾并入黄檗寺。“黄檗三笔”之一的即非禅师远祖林希逸,作有《重建敛石寺记》,收入《四库全书》。文中讲到,老家福清有一座敛石禅寺,寺院后山里有“龙潭”。敛石寺后山左右有两个龙湫,因为官府“重农、闵雨”,这里是祈雨圣地,“时兴云雨,随祷随应”。据《黄檗山寺志》记载,黄檗山的“龙湫为九渊潭第一潭,底深莫测,上有飞瀑,望若珠帘,凡亢旱祷雨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