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鼓山石刻“天风海涛”

鼓山石刻“天风海涛”

广告位

著名理学家朱熹与鼓山渊源颇深,他不仅留下了福建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寿”字,他与赵汝愚之间堪比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佳话,也镌刻在了山石之上,恒久流传在鼓山摩崖石刻的史话中。

鼓山顶峰为大顶峰,峰顶状若覆釜,常年多为岚气笼罩,如同一道黛青色的屏风耸立在鼓山之巅。福州民谚有“鼓山戴帽,三日泥道。”就是说峰顶若云雾密布,则日内必将下雨。

若天气晴明,登临其上,始可举目远眺。夜半登绝顶峰,可看日出,唯须逢极好天气,才能如愿。峰前有“海天一览亭”乃宋淳熙间僧元嗣建,初名水云。后朱熹据赵汝愚诗句,改为“天风海涛”,并书此四字刻石。

此峰从下望,虽颇尖锐,但既登其上,则宽旷平地,周围有一里多。又闻其旁,从前有神泉喷于石壁中,可以愈病。清代遇有大旱,官方常祈雨于此。

相传朱熹多次到福州讲学,与知州赵汝愚结为师友。一次,朱熹到福州拜会赵汝愚,没想到他已到四川任职。于是,朱熹来到赵汝愚建的鼓山水云亭,留下题刻,表达了强烈思友之情。3年后,赵汝愚再次入闽,看见题刻深为感慨,留下七律名句:“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后来,朱熹再临鼓山,被赵汝愚的这一妙句所感染,心有灵犀,摘取“天风海涛”四字,刻在鼓山绝顶屴崱峰石壁上,成为鼓山最具神韵特色的摩崖石刻。

朱熹和赵汝愚以题刻交流,传达了两人惺惺相惜的动人友情。千年风雨,山石草木同摩崖石刻见证着二人的深情厚谊,也感动着千年后的我们。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