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历史 四分福州地 风水太极城

四分福州地 风水太极城

广告位

福州又被称作“榕城”,位于福建东部的闽江下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中国自古以来建城都有自己一套风水理论的,目的就是营造人与自然的平衡,适应。

中国古代人们对城址的选择十分慎重,认为它是未来事业兴旺与否的关键,关系到族人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必须作为头等大事,集中全族人的智慧,由最高领导者作出决定。《诗经》中《大雅·公刘》篇就记述周朝祖先公刘,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率领族人迁居陕西旬邑县选址建城的经过。

福州地处福建东南部,古时是闽江入海口,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地理条件十分优越。自闽越王无诸建都城于福州,二千多年来福州一直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朝初年重修福州府城后,形成理想的风水格局。

明代福州古城修建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式的地理环境。从城中看,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方山(五虎山),北有莲花山,这四座大山的余脉环绕福州城,形成山环形势。闽江自北向南,从福州城南穿流而过,其支流环绕福州城,形成水绕形势。

福州古城建筑自北向南形成南北中轴线的形势。城北为屏山,在屏山正北城墙上建楼,称作样楼,后改名镇海楼,为全城制高点。从镇海楼向南,即是全城最重要的寺庙华林寺。镇海楼与华林寺上下呼应,成为城北最主要的风水宝地。镇海楼历经多次重修,于1970年被拆毁,至今未重修,甚为可惜。

阴阳协调的布局:福州古城建设的平面布局采用风水思想中的四分世界观,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东、西、南、北四方守护神。福州古城建有东、西、南、北城门,与中心鼓楼结合起来,形成阴阳协调的布局,反映天圆地方的形势。古城由南北中轴线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为闽县,西为侯官县,东西两面相对平衡协调,形成均衡的城市布局。

趋吉避凶的措施:按照风水理论,任何一处地理,无论风水如何好,总有不足之处,必须采取措施补救,福州古城也是如此。

福州的地理环境附合太极的地理要求,宜建府城。按照风水家的看法,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山水翕集,四势团近有情,而真穴必居包裹拥从之中,所谓藏风聚气者也。”从现在看,山环水绕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繁衍生息,也就附合风水家的理论。

风水家还认为,太极是分层次的,“物物有太极,于风水言太极尤肖焉。太极有三层,风水有外罗城,为外太极。龙虎砂为中太极,护穴砂有内太极。其穴坪处,为太极中间一点。”从地图上看,福州城是由接近圆形的城墙所环绕,其道路水流,均体现藏风聚水的原则,城中心点是鼓楼,登楼则全城在望,为太极穴地所在。按照风水理论进行规划布局,是福州城建筑的重要特点。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