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漈下的夜晚

漈下的夜晚

广告位

一个村庄,不会无端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六百年不长不短的光阴,赋予它农重的文化和历史的色彩,而奔流不息的甘溪,不但滋养了它,也赋予它以灵气和秀美。因此,在漈下古村,你除了可以走访明清时期的老宅、宗祠、古城楼,毛泽东时代的语录楼,以及马氏仙宫、飞来庙和凌云寺等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文化和民间信仰的物证,你还可以醉心于它的田园与山林、河流与水车,土墙与黑瓦,雾霭与炊烟……

从聚宝桥对岸的油杉林走下来时,已是黄昏。此时的漈下古村,被暮色笼罩着,农家的房屋顶上已升起缕缕炊烟。炊烟,这人间的烟火,总使得村庄的暮色,如此温情,如此恬静。它是远道而来的旅人心灵的归属,更是人在旅途的精神寄托。它让人觉得不是在他乡行走,而只是从故乡的山田,回到有母亲忙碌着的屋厝。所以,我爱它的情意绵长,也因此常常在有吹烟的村庄,流连忘返。

在温馨的农家饭馆吃完晚饭出来时,夜幕已降临。我沿河行走,河面吹来凉爽的风。缓缓流淌的甘溪,将漈下古村一分为二,两岸是长廊,长廊之间有花桥和聚宝桥两座颇有些年代的廊桥,通向对岸。此时,长廊上的灯笼亮起来了,灯笼里透出红色的微光,将村庄的夜晚照得美好而温暖。如果说,炊烟是黄昏时候点染漈下的画笔,那么,这一盏盏灯笼,就是漈下之夜最温暖的点缀。它们照见对岸隐约的山峦、树影和农人的房屋,也照见坐在长廊边纳凉人的身影,他们在熟悉的晚风里独坐或者闲聊,将劳作一天的疲倦放下,再踩着月色回家。

有人拿着画架从我身边走过,说是画画的时间到了,看着他们的淳朴可爱,我笑而不语。是机缘的巧合,更是这片土地这方山水的魅力,吸引了外地的艺术家来此开办公益油画教学。这些朴实的村民,从此知道除了耕田种地,还有另一个从未涉足的新天地,从此他们在劳作之余,除了打牌消遣、赌钱解闷,还可以有另一个去处。没有负担、也不累赘,但画身边的物件与心中的风景,且在这样悠然的时光里,放下一天的疲惫。他们画廊桥画水车,画果树画犁耙,画娘家的陪嫁物,画身边的亲人……遥不可及的艺术,悄然融入这片土地上的一砖一瓦和一草一木。看着四处云集而来的学画者和游玩之人,他们明白了,平日里早已熟视无睹的暮色与炊烟,也可以是许多人奢侈的向往。他们也终于醒悟,原来,生养他们的这个小乡村,并非难以启齿和无人问津,而是美得如梦里的天堂。

走过峙国亭,离开长廊,便是水车咿呀的岸。多少年了,这辆古老的水车就这样日夜不停地转,转着二十四根辐条上的水斗和刮板,也转着悠远的时光。在时光深处,甘氏的先祖们,以它为工具,早出晚归,用河水也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在白天,你可以看见水车轮轴上的黝黑与滑亮。但现在,你只管安心地做一回乡村的子民,吹着凉凉的风,听着咿呀呀的旋转声,享受这人类与大自然合奏的华章。

漈下的夜,是闹的。花桥与长廊上,有乘凉的人们在海阔天空地神聊。走过人群,路过长廊,还可以听到河里的鲤鱼偶尔跳跃的声响。在这个晚上,水车之声也并不孤单,因为岸边的柳树上,知了又开始唱起来了。不知是不是白天叫累了的原因,此时,它们只是歇一阵唱一阵,且唱得格外优雅,而那些不知名的鸣虫也在黑暗中细细地伴奏。偶有添乱的青蛙,突然叫上一声,一下子破坏了知了与鸣虫天衣无缝的优雅合作。这还不算,一只之叫,引来远近无数只同伴的喝彩与声援。于是,它们开始成为乡村之夜的主角,路过的人,听取蛙声一片。

漈下的夜,也是静的。快到聚宝桥了,桥边的半月池里,一弯无声的下弦月沉在水中。天上的一弯,则洒下一地银霜,使得乡村的盛夏之夜,也这般凉爽怡人。此时,若有一个可以依靠或者躺下休息的地方,就更好了。那么,眼前的廊桥正是。透过桥屋上的窗,可以望见月亮、星辰,以及远处农家人的灯火。哦,那些灯火,看起来多么温馨而静美!躺下来闭上眼,听桥下的溪水潺潺,在这亘古不变的水声里,人世的一切,开始变得遥远、迷蒙而飘渺了。不觉得久呆,却发现夜已深,蛙声与虫鸣渐歇,远处的灯火渐少,风吹来阵阵凉意,我起身离开,去找今夜的客栈。

漈下人姓甘,村民朴实善良。你若有事,碰到村里的男女却又不知其名,就尽管阿甘大哥、阿甘姐或阿甘嫂的,但叫无妨。有一个阿甘,在村里开了家客栈。自此,来漈下游玩的人,不必在黄昏之前就要慌忙离开,因为要赶着乘车到县城寻找住宿的宾馆。也不用担心,白天里拾回的乡村记忆,会在交通灯与斑马线旁被骤然打碎。

阿甘的“自在花时”客栈

阿甘的客栈,在甘溪之畔,与龙漈仙宫对望。“自在花时”,客栈的名称颇有些诗意,却也并非有名无实。白天,你在客栈的第一个院子,就可以看见对岸一树盛开的紫薇。紫薇花精致耐看,单朵宛如一只小巧的降落伞,在阳光下笑意浅浅,满树远望,则如布满粉紫色水晶的花帘。而现在,它们在月下随风徜徉,悄然舞蹈。紫薇花的花语,有和平、好运、雄辩、沉迷的爱等等。我觉得都好,要选哪种看个人喜欢,要让我选,我就选所列第四。世间之爱,能让人沉迷就必有缘由,或者,本也就不需要缘由。比如,我对乡村的痴迷,就毫无道理可言。

走过第二个小院,便是住宿的地方。不用担心钢筋水泥和瓷砖会让你重回城市的冰冷,这里是木梯与木楼,温暖如梦里的老家。而身边的土墙与黑瓦始终是岁月的见证,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瓦房的身影已渐渐遗落于它的喧嚣与繁华,成为我们记忆中的惊艳和追寻。在这里,它们似乎又让你回到时光深处一些遥远而亲切的片段。站在阁楼上,望夜色中的漈下,看村庄温暖的灯火,闻院里袭人的花香……将一个完整的夜晚,安放于漈下,望月观星,听水声蝉鸣。而后,拥花香入梦,一觉到天明。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