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祖的“身份”有点妙,它由台湾管辖但行政区划为福建连江,这样的身份属性也是马祖的特别之处。它有36个岛礁,但其中的东犬岛和西犬岛却又归属福建长乐,真的是很有“个性”的一个地方。
当我们走进马祖,发现它和金门很多相似之处,也和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可以听到熟悉的福州乡音,可以感受到熟悉的妈祖文化,还可以尝到当地的美酒佳酿和特色酒糟美食,以上种种让这个安静的小岛变得不一样,有着其他海岛所没有的“性格”特质。
来到马祖,南竿岛(也称马祖岛)、北竿岛、东引岛、莒光岛是最值得游玩的地方。岛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村落,就以我们落脚的北竿岛上的塘歧村来说,这真是一个小村子,一横两纵,三条街道,均不过百米,却集中了住家、酒店、餐馆、邮局、便利店、公车站、飞机场,乃至当地人朝拜的庙宇。
街道没有名称,家家户户门上悬挂的门牌直接写着“塘歧村X号”。走在街上,吸引人的还有商家的招牌和当地形象宣传海报,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切换,皆是新奇的体验。
马祖是个战地文化很浓的地方,随处可见碉楼、哨所、军医院、军队招待所等建筑,“军事重地”的牌子摆放在许多路口,禁止外人随意进入,掩映在树林里的训练场,不时传来操练的声音。
马祖,这座充满军事色彩的岛屿慢慢揭开神秘面纱,大家在这里还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战地之旅,岛上有不少充满战地风情的观光景点,都是很值得一逛的地方。
马祖可以说是世界上军事坑道最密集的岛屿。北海坑道位于南竿岛铁板海岸线,为一条深入山腹、贯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错的水道,当年历经多年才完成。
马祖,因妈祖而得名,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妈祖文化。马祖南竿岛马港天后宫因存有妈祖的衣冠冢,而成为岛上众多妈祖信徒的集中朝拜地,也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我们在天后宫背后山巅,见到了那尊世界最高的妈祖巨石神像,在碧海、蓝天与绿树的映衬下,神像显得巍峨、庄严而宁静。
神像由365块花岗石组成,寓意365天日日平安。马祖的妈祖信仰和福州有着深厚渊源,马祖在元代时是大陆居民出海捕鱼时休憩避风之所,明末清初为倭寇所盘踞,直至清初才又有福州渔民移居于此,并逐渐形成具有血缘关系的村落。早期福州渔民到了马祖,仍然以捕鱼为生,在与风浪的搏斗中,妈祖成了他们心中的守护神,由此形成妈祖信仰。
据当地人说,在天后宫供奉的另一位海滩守护神——白马尊王,也是从福州分祀而来,各岛居民或建庙宇供奉,或在家中参拜,是马祖诸岛常见的神邸。马祖的庙宇很多,当地人信仰虔诚,我们遇到的当地阿嬷,几十年如一日的早起拜拜,在叩首与抬头仰视的仪式里流露出内心平静,或许她是在诚心祈愿诸位神明能守护海岛的子民。
来到马祖还应该喝一喝大有名气的马祖酒厂酿造的美酒,尝一尝用酒糟做的特色美食,这才不枉此行。据说在早前,当地人自家常以糯米为原料酿酒,名为“老酒”,天方肚白,渔民即以老酒提振精神,出海捕鱼,疲惫归来,晚餐必以老酒舒解身心。
我们循着酒香前往南竿的马祖酒厂参观,这里遵循古法酿造,酒味醇香,这里的招牌大曲、高粱与陈年老酒更是诸多游客到马祖观光一定要买的伴手礼之一。
在马祖酒厂,我们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将马祖的战地文化和酿酒文化相结合,到了马祖这里一定得来瞅瞅。当年作为军事用途的八八坑道,冬暖夏凉且温度与湿度稳定,摇身一变成为马祖酒厂最佳的储酒空间,坑道入口处还摆放着两排齐齐整整的酒坛。走在幽深的坑道中,酒坛林立,酒香缥缈,时空穿梭,又是一番别样体验。
据说东引佳酿也是极富盛名,可惜我们此行未能到马祖东引岛一探酒香,不过我们还是在餐桌上领略到了东引佳酿的迷人滋味。东引的纬度位置,与内地散发名酒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和四川泸州老窖的维度相同,最适合酿造白酒。由于温度、湿度,甚至是帮助发酵的抑菌都恰到好处,加上所使用的水,是从富含麦饭石的花岗岩地质所流出的山泉水,种种皆是东引出好酒的助因,喜欢喝酒的朋友到了马祖可得喝一杯尝尝。
在马祖,当地人不但爱喝酒、善于喝酒,还以酒入菜,做出独具特色的酒味美食。我们一行人尝遍马祖美味后对这里的酒糟美食最是难忘,也一起推荐给大家。
从海里捕捞的大型鳗鱼,肉质特别有弹性,皮下脂肪也尤其丰润,裹上红糟酱后油炸,将满满的肉汁紧紧包裹起来。夹起一块鱼肉,轻轻咬开,酥脆的红糟外表下,鲜嫩的鳗鱼肉汁径自流出,酒香接踵而至。
用红糟煲的鸡汤,不仅味道醇美,还可以让身子暖和起来,促进血液循环,适合用于冬季进补。当地人还会在红糟鸡汤中加入一颗蛋和少许面线,帮助孕妇坐月子。
将酒糟肉切丁,加入鲜葱、蛋、虾皮等配料一起炒饭,不但香气四溢,红、黄、绿、白等色彩丰富的食材,更是让人食欲大开。
这几乎是马祖人每餐必点的一道菜。新鲜的黄鱼飘散着老酒香,清爽可口,老酒的滋味不辣不呛,和鲜美的鱼肉一起酝酿曼妙的口感。
马祖多聚落,北竿的芹壁古聚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闽东建筑。我们来到这个依山伴海的小村落,石头屋依山势呈阶梯状排列,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穿梭其间,还可见房墙上突兀却有趣的装饰标语,带着对峙年代的印记看得不由让人会心一笑。门框成了名副其实的画框,而框里的画,正式远处波光粼粼的大海,伫足凝视,颇有几分雅典卫城帕台农神庙的沧桑美感。
我们走进一家石头房子改造而成的民宿兼咖啡馆小憩,据民宿主人介绍房屋改造是当地政府委托民间的行为,也使得沧桑的芹壁聚落焕发新颜。坐在屋外的阳伞庭院,听着海浪,看海天一色,看落日余晖,看满天星斗,为这趟旅程写下最浪漫的一页。
在马祖,有不少当地人将自家房子改装成家庭旅馆接待游客,即便如此他们悠闲慢调的生活节奏却不见得改变多少。这里有一些不错的个性民宿,到了马祖有机会可以前往体验。
民宿多依山傍海,蔚蓝的天空连接辽阔的海景,令人有种置身地中海的错觉。传统的闽东石屋风貌加上侧院一片青草地,现代与古典融合,中式又不失欧式风格。旅馆主人不仅会亲自前往北竿码头迎接投宿的客人,还会告诉游客在北竿怎么玩最尽兴、帮忙洽询赏鸥船或海钓船,早餐更提供马祖特色的戚光饼和咖啡,态度亲切且十分贴心。
我所住的地方同是传统的花岗岩石屋,从客房内典雅的小川子往外看,芹壁聚落的石块屋瓦美不胜收,加上天窗的设计,早晨在洒落一地的阳光中醒来,舒服又惬意。民宿外还有一面会让人心旷神怡的无敌海景,朴实无华,却又处处令人为之惊艳。不仅因为距离码头近、交通方便,更因为内部格局充满艺术感,屋里屋外随处可见各样式的书籍和艺术品。民宿主人热情好客,总是以“交朋友”的心态和投宿的客人交流,使得背包客心里格外温暖。日落时分,别忘了在二楼庭院和三五好友喝下午茶,一边欣赏夕阳下的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