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化动态 长乐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重生记

长乐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重生记

广告位

长乐

自古“枕山襟水,交通便利”

通达的交通促生了长乐的繁华

也孕育出“千年府第街”

——和平街

福州市长乐区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3年多的建设提升,成效初显。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山水相映的景色在此交融,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自身的发展融入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建设中。

和平街片区主街道包括新民路、和平路、和平街及东关街。街道两侧小巷密布,曲径通幽,形成“五街十巷”的鱼骨状布局,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唐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福州乃至闽东地区街市的格局。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首期规划约占地170亩,有古建筑44栋。据了解,目前首期中的129亩范围内,已竣工验收22处古建筑,另有4处古建筑完成主体修缮。“在建筑的修复过程中我们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少地去干预建筑原有的风格和结构,同时使用的保护材料也具有可逆性、新旧工艺交集时保留新工艺的可识别性。司马第牌坊前,和平街201号是新修的仿古建筑,虽然主体结构采用了混凝土,但在外层我们用青砖进行包裹,使其与街区景观浑然一体,保证街区景观不受破坏。

要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和平街连片的古建筑以及蕴藏其中的长乐历史文脉,研究和挖掘的工作必不可少。在和平街区域,考古队开展了发掘工作,同时成立文史资料组,聘请专家顾问,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整理和利用和平街的文史资料。

目前工程队采用的是征集与采访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口述史与文献记载都囊括到我们的工作范畴内。目前已收集文史资料约360份,篇幅约160万字,同时已初步完成20栋古建筑的‘一栋一档’资料整理工做,让每栋楼都有故事可讲。只有读懂传统,才能保护好古城的风貌与个性。

通过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平街内33口古井的历史和意义得到了重视,人文记忆与自然禀赋的双重内涵,成为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独有的名片。据了解,和平街内的古井大多建于明代,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其中多数为“公用井”。公用井较多,说明和平街的人口比较多,且当时社会和谐、公共管理能力比较高。和平街的文化和生气就体现在这些‘活’的文脉上,同时也激活了居民的文化记忆。和平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将一直并行下去,让和平街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