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前福州曾是水城,三面都是水,东面是东湖、西面是西湖、南面是南湖。水网四布与闽江潮汐相通,人们逐水而居,窗临街,户枕河。三坊七巷成为城市中心,当年的安泰河边的朱紫坊巷口就是一个重要的码头。巷口边刻有古诗对联: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可见当时之盛况。
安泰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内河,它的前身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建罗城的护城河。曾是城区运河交通的总枢纽,宋朝以后,沿河种植了许多榕树,须长叶茂,绿荫如盖。水从琼东河入古仙桥下,经武安桥、津门桥、福枝桥、新桥至安泰桥,复经澳门桥、虹桥、仓桥、金斗桥至观音桥与西水关之水交汇,再由观音桥流至太平桥与白马河相通。
如今的安泰河水草摇曳、锦鲤嬉戏,颇有几分南京秦淮河的古韵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