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海天之间一山幽

海天之间一山幽

广告位

黄文山

在闽东诸山中,白云山是最不显山露水的一座,尽管它是闽东两大高峰之一,但之前却很少有人瞩目。白云山当是一位山的隐者。悄然藏身于重峦密菁之中,偕云霞为友,与草木相伴,看每日云起云飞,四时花开花落,自得其乐。

我们是在一个初冬细雨蒙蒙的日子造访白云山的。这个时节,山上少有行人,空山寂寥,间或一两声清亮的鸟啼,从树林里传出,霎时峰鸣谷应,回声悠远。那当是大山的殷殷问候。一条凌空栈道紧贴着悬崖,引领我们走向深深的峡谷。天空中飘着淡蓝色的雨丝,仿佛是一群大山的精灵们在快乐地翔舞。感觉身旁的流水声渐渐地响亮了起来,探身一看,什么时候,周遭赭红的山石围出了一口葫芦状的深潭,潭水呈墨绿色,泛着粼粼波光。清浅处可见卵石、细沙,其深处则如一坛浓酒,只一瞥心已醉。不禁想,这深邃的潭底里该会藏着多少地老天荒的故事?一道瀑布自天而降,飞花散绮般落入潭中,交织成一幅幅美丽变幻的图案。再定睛一看,水帘中现出一个又一个壶状的石穴,沿着陡崖峭壁,高低错落,密密分布。究竟是怎样一只神奇的巨手,生生在坚硬的崖石上雕刻出如此精美又如此生动的壶臼景观,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这条峡谷叫九龙涧,是蟾溪的上游,顾名思义,藏着九个洞穴。但最让人称奇的,还是石臼景观。从游龙洞到九龙洞,十里河床上,布满了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壶状石臼,如缸似盆类瓮,或套叠、或联通、或聚合,各尽其态。

蟾溪,原本只是白云山间一条不起眼的小溪,壶臼的发现,纯属偶然。2005年,当地村民在蟾溪上修建水库,筑坝拦水,溪床陡降。水落石出,人们惊讶地看到,跌宕的溪床上居然现出大大小小的壶状石臼。这一国内外罕见的石臼奇观一下打破了白云山的宁静。大山的隐士生涯就此打上句号。

其实,白云山和闽东的这些大山都是海的杰出作品。一亿多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白云山丰富多姿的山岳地貌,有的耸如高塔,有的凝成石壁,有的架为洞壑……山间溪瀑曲折,十步一滩,百步一潭,千步一湾,山和水在这里相遇相知相惜相怜,演绎出怎样动人的场景?有的地方,石根深探于水中,水石相依,缱绻缠绵;有的地方,水线直上山崖的胸间,让人想见溪水奔涌时的热情。当然,最为人称道的是壶穴景观了。大自然用一双神奇的手,假千万年时日,细雕慢刻,终成其功。瓮状壶穴,套叠壶穴,穿壁壶穴,通心壶穴,琳琅满目,一条溪堪称一座壶穴博览苑。

缘溪而下,眼前现出一面面陡立的山崖,石面上竖刻着深深的凹槽,像排列整齐的竹笋,更像是老榕遒劲的道道树根,这是长年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水纹。让人想起老子的一句话: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水流之功,在崖壁上展露无遗。蟾溪上,最有代表性的壶穴是九龙洞。九龙洞其实就是一处硕大无比的四洞相连的壶穴。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大单体壶穴,高38米,宽23米。仰视洞口,只见高天之上,一道瀑布如同一位位飞天仙女,腰肢袅娜,裙裾飘飘,结伴而下,轻盈入潭,一时飞珠溅玉。这个洞口就叫作飞天井。

这是一条溪流的发轫之作,也是一座大山的惊世绝唱。因为山,因为水,让一场绵历千万年的故事流传至今。造物主旷日持久以非凡的耐心和毅力精心描摹的这部石头记,自然不同凡响。

待我们从铁梯攀援出洞,天色已暮。淡蓝色的雨丝还在空中飘着,大山精灵们的舞蹈似乎余兴未尽。蟾溪依然静静地流,水声轻柔,浅斟低唱。山的剪影,在云气里忽隐忽现。天地之间,一片幽寂,仿佛什么故事都没有发生过。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